雖然是第一次參訪Fablab Shibuya,但是負責接待的井上惠介先生已經不是第一次見面了,2015年12月Keisuke桑來台灣參加DOIT年會時,我們便針對彼此Fablab的經營有所交流,這次算是造訪老朋友,分享彼此最新的動態。 Fablab Shibuya位於東京涉谷的巷子內,在co-lab共作空間之內,其他在co-lab駐點的產品設計公司也可以使用Fablab Shibuya的機具,在Fablab成員的協助下,更方便快速地製造他們的初樣。co-lab結合co-working space和Fablab Shibuya,等於是將Fablab開設在經常性使用者聚集的地方,符合了 Fablab最初的其中一個宗旨 : 讓創意可以更快速更容易地實現。有效地提高Fablab使用率,是一個非常值得參考的經營方向。 除了新創公司之外,Fablab Shibuya原本也對一般民眾開放,然而如同Fablab Taipei遇到的情況一樣,原本希望藉由提供空間及機具,來聚集優秀的人才,一起創造出更多可能,然而,當免費變成主要的誘因,這些因免費而來的使用者,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之後呢?通常就消失了。其實東京或台北都有許多小型加工廠,費用或服務也相當多元,資源並不缺乏,Fablab對他們而言,只是相對low-cost的加工廠。因免費蜂擁而來的使用者佔據了機台大部分的時間,真正從事創新,可能歷經多次失敗的創作者反而受限,這是任何一個Fablab所不樂見的。 於是,為了將機具提供給真正需要的創作者,現在的Fablab Shibuya改為申請制,如果要使用這邊的機器,請先提供書面專案內容,以及相關的回饋,由Fablab Shibuya十幾位的管理人員來審核。回饋可以是任何形式,譬如擔任志工,開工作坊...等等,也不一定要回饋給Fablab Shibuya,譬如說將專案開源(open source),讓大家都可以分享經驗知識。 目前最主要的一位使用者,之前是Sony的產品機構設計師,他有兩個專案,一個是改良機械手,最主要的改良是讓大拇指的動作更貼近真實,大拇指的角度特殊,旋轉方向也較多,是握力好強弱的關鍵,機械卻不易重製,於是專業的機構設計師將網路上開源的零件加以優化,讓動作更流暢,以及組裝更輕鬆。 雖然是初樣,還是很重視美感 只需先拆局部支撐
是一個忙於工作,遺忘曾經熱愛創作的旅英設計師,回台後意外接觸Fablab Taipei,重新拾起了手作和學習的快樂滿足,希望跟大家一起分享交流,讓藝術美化我們的人生,『Maker Everyday媚可兒日記』源自於對自己的期許,希望大家都可以倘佯於創作的快樂中,Be a maker everyday! 演講,工作坊,主持邀約請寄信至Makereveryday@gmail.com,也歡迎加入FB page,隨時收到最新消息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makereveryday